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莒南县洙边镇“四聚四融四促”新模式助力“四雁”促振兴

来源:齐鲁壹点 发布时间:2023-07-31 14:44:21 分享至: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自“四雁”工程实施以来,莒南县洙边镇以聚心党建融育促示范、聚拢人才融力促产业、聚焦乡土融智促提升、聚力发展融创促共富,共同助力乡村振兴。

聚心党建融育促示范。一是加强“头雁”培育。坚持每月召开1次村党组织书记例会,每季度开展村干部培训,不定期组织开展观摩评比。坚持“走出去、学回来、消化好”,组织“头雁”到外出学习观摩,把外地好的经验做法与本地实际相结合,为我所用。二是发挥“头雁”示范作用。深入推进开展“全面规范”年行动,通过示范村带强基村,围绕产业振兴发展,推进村级收入提升,例如环河崖村对口协助石门涧村提升,在茶产业层面方面开展专项帮扶,实现村集体增收2.2万元以上,石门涧村千分制考核提升11名,成效显著。三是加强后备力量培养。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,对每名“双百”青年落实“双支部”帮带措施,根据镇村实际工作需要,安排后备干部参与镇党委政府重点工作、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。

聚拢人才融力促产业。洙边镇因势利导实施“归雁工程”,设立驻外人才联络站回引洙边籍在外大学生和高层次人才,引导在外能人回乡创业,带动更多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农村,有力助推农村经济发展。目前有7名在外能人化身“归雁”返乡创业,落地3个创业项目,带动大量资金、技术、信息反哺家乡,形成以茶叶、披萨、爆珠等“归雁”特色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,激发全镇创新创业活力。

聚焦乡土融智促提升。一是筑造人才高地。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茶产业研究院,与山东农科院合作共建莒南白茶研究院,拓宽本地鸿雁人才向专家教授交流学习的渠道,从品种培育、技术引进、产品研发等多方面深度合作,着力解决北茶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;借助人才力量,助推白茶品质提升、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。目前,正参与制定白茶行业标准,申请莒南白茶国家地理标志。二是提升带动本土产业。定期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,不定期开展茶叶种植培训会、茶产业高质量座谈会,提供学习平台,学习种茶管理新技术,在茶叶种植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们纷纷投入到农业种养殖、农产品初加工、等农业生产培训活动中,通过现身说法、现场实践经验交流等方式,帮助农户提升种养殖技术水平,有力地激发农村经济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。

聚力发展融创促共富。结合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规划建立茶产业融合发展中心,不断强化“雁阵”载力,助推融合发展。一是创新共富路径。建立共享车间、技术实训大讲堂、电商营销中心等平台,实现茶企与村集体、农户结对共建,直接服务周边6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带动茶农1600余户,户均增收万元以上。同时积极对接长三角,打造农产品供应基地,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二是创新共富模式。以“雁阵”带动茶产业优势放大,引入乡村振兴合伙人,发展起茶企8家、生产基地6处。发挥茶产业文化、旅游属性,做好茶产业+文章,搭建乡村振兴实践研学基地,引进文旅项目,承办举办各类赛事、团建等活动,年可接纳游客30万人次,旅游收入1.5亿元。

通讯员 闫瑞琳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西南礼仪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