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

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主创:千锤百炼,百场如一

来源:网易新疆 发布时间:2023-08-03 14:06:57 分享至:

千锤百炼 百场如一

——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主创谈

一部红色题材舞剧,自2018年12月首演以来,至今已在全国驻巡演500多场次,被观众誉为“爆款舞剧”“现象级舞剧”“国内舞剧天花板”等,这就是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。


(资料图)

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剧照。(来源:上海歌舞团提供)

该剧取材自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之一的李白烈士,讲述李侠与兰芬假扮夫妻在上海潜伏,长达12年里,每日行走在生与死的刀锋上,秘密用电波传递情报的故事。

“这样的剧我能刷一万次”“主旋律也这么好看”“简直像电影大片”“这部舞剧不仅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,还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”……看过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的观众,都对该剧赞誉有加。

该剧先后获得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优秀作品奖等多项大奖,实现了“口碑”“奖杯”双丰收。这样一部优秀的舞台艺术精品是如何打造成的,来听主创人员如何说。

对先烈的敬仰、对艺术的敬畏,是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播撒在每一位演职人员心中的种子。总编导周莉亚认为,在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的创作中,最大的突破是用舞剧讲好一个故事。舞剧舞蹈的表现方法并不局限在具体生活场景的模仿,而是把生活高度凝练抽象出一段肢体语言、精神表达,足以让走进剧场的观众与舞台达成共鸣。

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第二幕中的女子群舞写意而唯美,是全剧中少有的节奏舒缓轻柔部分,缓和了谍战题材的紧张氛围。上海歌舞团演员、本剧主演朱洁静曾说过在这段舞蹈创排时的心路历程,“我们刚开始找感觉的时候,一个星期就在小板凳上发呆,乘凉、遮阳、挑米、生火、煲汤、绣花、照镜子等所有的行为语言靠一把蒲扇来完成。渐渐我就发现,这段舞蹈不是靠‘跳’和‘美’来支撑的,而是真实生活里的‘烟火气’。”

总编导韩真曾在采访中介绍,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尝试了在没有对白的情况下展现人物关系,在单一的场景中呈现不同节奏的剧情段落。“我们利用舞台空间去切割时间轴,不再局限于线性叙事,而是在同一舞台空间内实现了插叙、倒叙。”韩真说,这种电影式结构的混用,也给观众营造了大片的氛围感。

“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之所以动人,是因为它书写的是人生,表现的是信仰,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产生情感联结。”本剧的编剧、剧作家罗怀臻说,“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的创作再一次启示我们,只有满怀创作诚意、经过生活体验、深刻体悟革命历史后创作的文艺作品,才能迸发艺术感染力,更具说服力。”

“‘千锤百炼,百场如一’的高品质不会变。”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制作人、艺术监制陈飞华曾表示,“我们希望让每一位为‘电波’走进剧场的观众都有获得感、满足感。”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西南礼仪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