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【原】《灌篮高手》电影:樱木花道去哪儿了?_世界视点

来源:个人图书馆-新用户3354O9lI 发布时间:2023-06-08 12:07:31 分享至:

Hello 又是一年不见,大家可好 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昨晚我也刚刚看完了《灌篮高手》电影。对于这部我们寄予厚望的作品,我发现后台读者们的评价有些两极分化。但它好不好看是大家各自的感受,今天我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分享出来。

在聊电影之前,我想和大家先聊一下《十日后》:

2004年,为了庆祝《灌篮高手》漫画销售量突破一亿册,作者井上雄彦在神奈川三浦市组织了一系列回馈读者的行动。《十日后》便是现场的黑板画,描述了发生在全国大赛的十天后,各位主人公的小故事。活动结束后,这组黑板画便立刻被井上擦除了。(关于《十日后》,可以看下这篇文章:《灌篮高手》十日后-井上的感激馈赠)

有了《十日后》,当时的读者都有一种“心愿已了”的满足感,尽管它描绘的不过是一些细细碎碎的小事。但我仍然可以想象出,现场观众在漫画连载结束的 8 年后再次看到这个天才时,他们的情绪将会如何翻涌:

《灌篮高手》电影也一样,它是井上雄彦对于读者从动画维度的回馈。对于看着台配版《灌篮高手》动画长大的国内小伙伴来说,当樱木花道的配音于正生老师在 4 月 15 日的《灌篮高手首映礼》上大声喊出:“大家好,我是天才篮球手——樱木花道!”时,触发的又是一种别样的感动。

《十日后》是漫画维度的作者读者互动延续,电影是动画维度的互动延续。

两种观众各自都有这种精神需求,于是两种《灌篮》分别各走一步:《十日后》与《灌篮高手》电影应运而生。

电影的剧情是全国大赛湘北山王战。其中揉入了番外篇《耳环》的故事并做了改编,以宫城良田的视角开启并结束整个剧情。如《《灌篮高手》十日后-井上的感激馈赠》所说:在井上雄彦眼里这部作品早就结束,新增主线剧情只会画蛇添足。

在奠定了这个根基之后,如何让“旧酒”《灌篮高手》电影有一个“新瓶”,才是井上雄彦团队的主要工作。所以在筹备电影期间,他不止一次地对外展示电影的“新”:

“随着我年龄的增长,观察角色的视角也逐渐多样化了。我会有各种各样的视角浮现,发现这个角色原来是这样子的,原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,因此我的备忘录也在不断地增加一些之前没有发现的视角,也有一些在连载中就有但当时无法描绘的视角。”

“可以说这次的电影是以新的视角来描绘《灌篮高手》。就像在重新绘制角色的新画面时一样,虽然我已经画过很多次,但这次似乎是第一次见到它,所以我希望这部电影也能拥有一些新的生命力。”

我是带着对这些“新视角”,“新生命力”的好奇走进电影院的:

在我的预期中,虽然对影片为宫城视角有所耳闻,但是樱木花道应该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男一号,整部作品应该还是围绕樱木来叙述。

在我的预期中,电影由于起步于山王战,那么井上一定要交代清楚前文,讲讲樱木是如何爱上篮球,并且突飞猛进,和湘北一起过关斩将来到全国大赛这个舞台。

在我的预期中,我们要在电影里听到熟悉的《直到世界尽头》《好想大声说喜欢你》:音乐一响,湘北山王——那得有多来劲。

可惜,我的预期并没有实现。电影刚一开始就从宫城的视角直接带入了比赛。面对深津的第一回合时宫城说的:“一上来就逼这么紧”,其实也正是我对电影的第一感觉。后续,每个角色的背景故事都是在特定的时候以短暂的插叙方式完成的,除了宫城以外,其他人的故事节奏都有些仓促,更有不少主要角色例如鱼住仙道甚至都没有出场。

但当我切换到新观众的视角时,同样觉得有些问题。因为我不认识他们是谁,有什么特点,如何聚在一起成为一支球队。他们如何在不了解樱木晴子的羁绊下领会“真的喜欢,这次绝不说谎”的意义呢?湘北尚且如此,山王工业更是介绍寥寥。井上雄彦嘴上说着希望能有新人也能籍此喜欢《灌篮高手》,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为新人准备友善的入口。

那么问题来了,这部电影是不是出了问题?

不急着给出这个结论,我想带着大家先看一些以前的内容:

在《《灌篮高手》最终章-你最荣耀的时刻》里我们曾逐个讨论了每个角色塑造完成度达到100%的时刻。

“角色完成点”先后出现在三井,赤木,安西教练,樱木流川的身上,唯独缺了一个人,他就是宫城良田。

引用一下当时的原文:

“然而,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,总有人说宫城良田是被井上忽视掉的角色,其实这并不是单纯的直觉。在多位主人公中,对阵山王的比赛里唯有宫城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完结点的,宫城唯一能令人有所印象的台词,便是“运球切入是小个子最强的武器”。和其他人比起来显然是不够的,宫城线路的剧情前没有铺垫后没有高峰,所以自然有一点无疾而终的感觉。

因此,与其他四位主人公比起来,宫城的角色塑造完整度差得不是一丝半点。其实,宫城是完全有能力成为先“艾弗森”出现而成为所有热爱篮球的小个子们的精神图腾的,可惜井上没有在他上面投入更多的心思,所以宫城这个非常拥有可塑造性的形象便被慢待了。可能也正是因为觉得对宫城有所亏欠吧,所以宫城有一个单独的番外篇——《耳环-宫城良田短篇》来讲述他的过去。”

所以,我想表达的是:《灌篮高手》电影,既是一部回馈用户的商业作品,更是井上雄彦为自己作品打的一块补丁。它本身的定位就不完全是为了以老故事点燃大家的情绪,而是还要让自己最爱的作品从形态上变得更加完整。为此,井上大幅削减樱木花道为首的其他角色戏份,连“非常喜欢,这次绝不说谎”的名场面都没有出现;音乐也没有选择《直到世界尽头》等经典(不知是否有版权类问题)。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安排的后果,但是仍然十分冒险地求“新”。因为如果这些删掉的场面全部都放回电影中,大家一定会再一次忽略了宫城。

如今呢,宫城有了专属的音乐,有了完整的故事背景,有了小个子篮球人的图腾属性,有了自己的经典台词:“キツくても…心臓バクバクでも…めいっぱい平気なフリをする——不论心中多苦,都要尽量装作从容。”这一刻,我们应该为宫城感到开心。由于原著中井上对宫城的疏忽导致了大家对宫城的冷落,进一步对他的主角身份产生抵触,甚至直接对电影产生了反感,这里的逻辑是有问题的。

自己的坑自己埋,如今井上努力地弥补了宫城,这代表了他仍然处于用心创作的过程,而不是一味地讨好粉丝,更不是单纯地打情怀牌。

所以,井上雄彦口中最大的“新视角”,“新生命力”,就是主角的变化。

当你从心态上真正地接受了宫城是主角后,你才能更平和地接受其他人戏份的退让,就能退一步以新的视角看待这部电影。

可惜的是,由于“青春圆满了” 的类似宣传,观影前的大家情绪已经预热到了高温。但事实上呢,“青春圆满了”不过是一种带动情绪的宣传技巧,它的逻辑是:作品 = 青春 ,作品完整了 = 青春圆满了。其次,《灌篮高手》主要受众群体都已不再年少,在生活中忙碌奔波太久,情绪上十分想要看一场原汁原味的湘北战山王。所以,我们对这部电影寄予的厚望,与作者实际的发力方向并不完全一致,这是观感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。

至于画质,配音,影片制作水平等因素,我不是专业人士,而且也没有特别在意,所以就不胡说了。观感上确实有身临其境看比赛的感觉,但有些细节和个人想象中不太一样。由于漫画版珠玉在前,电影肯定还有优化空间:比如,樱木的关键一些封盖和“世纪击掌”的节奏都快了些,要知道在读漫画的时候,所有读者都会在这些地方驻目很久很久。

但整体上,因为漫画和电影完全不同的展现形式,所以我并不会为此感到不适。在影院里的这两个多小时,自打湘北五虎逐个从纸上跳出的开始,我的情绪就已经很上头了。观影中,有丈夫在一直给老婆讲剧情的来龙去脉。樱木绝杀时,后排有男生大吼了一声 “湘北!”,有小孩子激动地喊 “赢喽赢喽!”。散场还有两个男生互相打趣说 “恭喜你的青春完整了”。

我们的青春完整了吗?

情怀是一种情绪共鸣,并有着以感性支配的执着喜爱。对于《灌篮高手》来说,这种情绪因人而异,有的人会“热血”,有的人会“遗憾”,有的人甚至会“难过”。

仅仅用“遗憾”来展开,你就会发现它的多元化:

动画版的《灌篮高手》开往全国大赛的列车一去不返;樱木花道的伤势可能会让的篮球生涯大打折扣;赤木刚宪有生之年也不会再有机会称霸全国;三井只能通过冬季联赛改变自己的恶劣处境。太多太多的未圆满,映射到自己身上:“你”的青春可能平平无奇的过去、“我”的学业可能浑浑噩噩地了事、“他”喜欢的人可能小心翼翼地错过、“我们”眼下的生活可能很艰难很糟糕,亦或许功成名就但仍总觉得美中不足。

所以仔细想想,《灌篮高手》电影只解决了“全国大赛没有动画版”和“宫城良田没有完整塑造。”两个问题。而其余的“遗憾”,依然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。

电影是一个娱乐载体,好的电影可以作为文化载体传播情怀,可惜情怀和娱乐一直就被有意无意地混淆。

想起十年前我还是个学生时,上课都会偷看 NBA 文字直播,有空就会跑出去打篮球,每天都会和同学讨论篮球,虽然口上说着什么体育精神,提起老球星们都是情怀满满,但在生活中从没有做过什么特别棒的事情。打球只是为了玩耍,而这些“科比和詹姆斯谁更好?三井和阿神谁是三分王?”类的内容也不过都是些投你所好的网络娱乐而已。情怀变成了挡箭牌,心安理得地消磨我的时间。

这些都是在我写公众号很久后才认识到的,于是后来就放弃了 NBA 回老本行了,只留下人物志系列做一个念想,正式化身为年更博主。

年更自有年更好。

当我以这个频率去更新人物志的时候,总会由于自己的年龄变化感受到新的东西。

比如,2019年我经常和好朋友厮混在一起,于是就写了樱木军团(樱木军团,让你想起了谁?)

比如新冠肆虐的2020年,我就是想写一个默默无闻的悲剧角色长谷川。(还记得《灌篮高手》的这个小角色吗,他和我们一样)

比如,2022年,我感觉自己是个缺钱的人,也怕有生之年写不完,用爱发电有点难,于是就提前请出了樱木花道还设置了付费阅读(狗头)(《灌篮高手》人物志-天才的使命召唤)

越长大就越喜欢权衡利弊,这都难免。

我有一个同样年龄,同样热爱《灌篮》的好友,刚毕业那些年,常年自称 “xx小区樱木花道”,“xx小区布莱恩特”,搬到哪个地方就改一批绰号,挂着樱木花道的微信头像,每天嘻嘻哈哈。

不过自打生活忙碌起来后,他就基本不再关注篮球比赛了,打球的时间也变得很少了。我本以为他和篮球已经没什么关系了,直到他最近和我说,这两年突然意识到自己打了这么多年篮球,很多基本功都是错的。包括运球姿态、脚步,投篮动作等等,太多坏习惯已经成为了肌肉记忆。于是他就抽时间看看教学视频和老球星集锦,针对性地改善下自己的缺点。平时虽然身边没有球场,但是经常在家里的瑜伽垫上练习下脚步、屈髋之类的无球动作也是很有帮助的。

《灌篮高手》电影上映前,我第一时间发起了邀请:

“全国大赛上电影了,看不看?”

“可以啊,走起!”

“0点场首映走起?”

“额,太晚了,以前能去,现在还是挑个周末吧”

从少年到 30 岁,从狂热到平静。即便是生活忙碌,最喜欢的篮球也并没有远离他们而去。

《灌篮高手》是热血拼搏的正能量符号。有的人需要和它产生共鸣,有的人需要它的激励,有的人则需要它的抚慰,而有的人只是想去电影院和它亲切地再见一面。

至于这部电影到底是好是坏要打几分,千人千面,不必有相同的看法。对它的精神诉求不同,得到的结论自然也是不同。

樱木花道去哪里了?为什么我没有在影院大屏中看到晴空万里下的:“因为我是天才”?

我知道你很想念他,但是其实他就在你书架的《灌篮》第三十一卷中,从未离开过。但是请记住:从今天往后,在《灌篮高手》的故事中,又多了一个可以去美国深造的篮球天才,他就是 “No.1 控卫”——宫城良田。

(终)

这是我的微信:15652223354,欢迎大伙进入我的朋友圈。

《灌篮高手》最终章-你最荣耀的时刻

《灌篮高手》最终章-因为我是天才啊

《灌篮高手》十日后-井上的感激馈赠

《灌篮高手》人物志-平平无奇眼镜君

《灌篮高手》人物志-云淡风轻仙道彰

《灌篮高手人物志》--深津一成的双面

《灌篮高手》人物志-天才的使命召唤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西南礼仪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